足癬是由紅色毛癬菌、須毛癬菌等皮膚癬菌所引起的足部淺表皮膚真菌感染,俗稱“腳氣”。
常發生在足底、趾間、足部側緣等部位,出現水皰、脫屑等表現,且常伴有一定瘙癢,病情較重者可出現糜爛、滲液并發細菌感染。
而真菌在自然環境中、灰塵里可以生存,尤其是潮濕的環境,常見的是腳縫,透氣、潮濕的環境容易繁殖,接觸腳氣患者或穿了腳氣患者的鞋襪引起真菌感染,進而染上腳氣。
另外,平時不注意保持腳部清潔衛生、身體抵抗力變低、營養不良引起缺乏維生素b1等,也可能會誘發腳氣。
腳氣有哪些不好的影響?
患上腳氣后,會出現水泡、脫皮、皮膚瘙癢等,嚴重者可能會伴有皮膚潰爛、干裂等癥狀,這些不止影響美觀(夏天不敢露腳背、不敢穿涼鞋、不敢脫鞋...),還會讓腳氣患者備受折磨,瘙癢難耐,反復發作,影響社交影響日常生活。
除了影響美觀影響生活,還會傳染身體其他部位或傳染他人,也可以繼發細菌感染等,對自己和他人健康都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。
對于腳氣要盡早控制,否則后期角化性裂口、年齡大或者把指甲侵犯就會形成灰指甲
腳氣能“治”好嗎?
腳氣是能治好的,要及時抗真菌治療,且要足療程,外用藥要連續用4周。如果外用藥效果差可能還要聯合系統用藥。
一些患者認為治不好,多是因為反復感染造成了復發情況。比如,有時沒達到治愈的程度就停藥了,比如治好之后,又被他人傳染或者又接觸潮濕的環境,也有復發的可能。(就好比感冒)
1、減少足部汗出,保持干燥
優先選擇棉質、透氣吸汗型鞋襪,鞋襪也要勤換勤曬,保持干燥,破壞真菌生長的環境(真菌有喜歡在濕熱的環境中生長、傳播),能抑制真菌生長,預防腳氣復發。
2、足療程“殺”菌
對于足癬的治療,主要是外涂抗真菌的軟膏,比如鹽酸特比奈芬乳膏、鹽酸布替奈芬乳膏等(用前一定要咨詢醫生或藥師哦,醫生也會根據腳氣類型,比如水泡型、干燥型腳氣,開具更有針對性的外用藥物哦),必要的時候可以口服抗真菌的藥物,以提高治愈率。
怎么避免傳染腳氣?
1、別總穿一雙鞋,長時間不換鞋
真菌喜歡潮濕溫暖的環境,老穿一雙鞋,正好為真菌創造了這樣的環境(再喜歡的鞋也不要只寵幸它)。尤其是夏季,對于腳愛出汗的人來說,盡量勤換鞋,勤曬曬。
2、去別人家做客,不光腳穿他人拖鞋
出門住時,最好別穿酒店里的橡膠拖鞋,可選擇一次性的無紡布拖鞋。
去別人家做客時,只要穿著襪子,染上足癬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,如果還是不放心,回家可以把襪子及時更換并清洗晾曬。但如果光腳穿了一個腳氣患者的拖鞋,是極有可能被傳染哦。
3、常洗常曬鞋襪,別忘消毒
鞋子和襪子,一定要常洗、常曬,別忘定期消毒。如果確診有足癬,可以將咪康唑散撒于鞋襪中,有一定預防作用。
之前都沒有腳氣,為什么突然就有腳氣了?
如果以前覺得腳部正常,而突然短時間內出現腳氣的癥狀,比如水皰、瘙癢等,皮膚科醫生提到有兩個可能原因:
一個是新近的感染,比如和其他患有腳癬和皮膚癬菌病的人直接密切接觸,或者是間接接觸了癬菌病患者的鞋襪、擦腳毛巾等而被感染就會患腳氣。
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本身可能就存在著腳氣,但是平時因為腳部衛生較好,免疫力較強,所以癥狀很輕微,或者沒有發作出來,就沒太注意到。
而近一段時間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,或者衛生工作做得不到位、洗腳不勤、潮濕、不透氣導致腳部的真菌短期的大量繁殖,引起了明顯腳氣的癥狀,這時候自我感覺就是突然有了腳氣。(提高免疫力真的很重要哦!)
腳臭都是因為腳氣?
不是的哦!
腳臭的原因很多,比如大汗腳、鞋透氣性不好,或者衛生習慣不很好,汗液被細菌分解產生臭味,單純的腳臭只需勤換鞋襪,注意衛生即可。
真菌感染引起的腳氣,患處脫皮被捂,可能會臭腳,但如果勤洗腳勤換鞋,反而沒有什么腳臭味。
這些年為除腳氣,都踩過哪些坑?
坑1:用大蒜涂抹腳
有部分朋友喜歡用土法子除腳氣,比如用大蒜涂抹患處。雖能起到暫時止癢的效果,但真是除不了根。
尤其是當患處已經被細菌感染,出現潰爛甚至流水的癥狀時,再用刺激性較大的大蒜涂抹,只會加重患處感染。不適者還可能會造成刺激反應,出現紅腫癥狀。
坑2:用醋泡腳
用醋泡腳,可能會讓腳臭味不那么明顯,能遮蓋住一些腳臭味,但要想用這個殺真菌就太難為醋了。濃度高的冰醋酸倒是可以殺死真菌,但同樣還會傷害皮膚。
所以,皮膚科醫生都不建議大家用醋來治腳氣,尤其是有水泡或潰瘍癥狀的患者,容易導致傷口潰爛,甚至演變成蜂窩組織炎。
坑3:熱水泡腳、泡溫泉、踩熱沙能“殺”真菌
足癬的真菌生命力很頑強,很難“消滅”。它可以在120℃的高溫環境下存活10分鐘,而我們的泡腳水以及溫泉的溫度約在50℃上下,怎么可能輕易殺死它。
因此,像熱水泡腳、泡溫泉、踩熱沙這些方法,都只能暫時止癢,并不能對真菌產生什么威懾作用,更別說“殺菌”了。另外,有腳氣去泡溫泉,反而容易把真菌傳染給其他人,可以等腳氣好了,再去泡哦~
坑4:癥狀一緩解就停止抹藥
對付真菌,必須“趕盡殺絕”,用藥切記不能“見好就收”,抹了幾次藥腳氣可能會得到緩解,但并不等于真菌被完全“殺死”了。就算感覺好得差不多了,也要繼續堅持用藥4周左右。
坑5:只要把藥物涂抹在患處就可以了
由于真菌感染初期可能會“不痛不癢”,也沒什么明顯癥狀,有時候就算蔓延到了手、臀部等部位,也沒啥感受。保險起見除了患處外,臨近的腳趾也都涂一下為好。
另外,真菌感染會通過多種途徑傳播,得了腳氣奇癢難忍,忍不了就是一陣狂摳。摳完是爽了,卻不知道手跟著遭了殃害,如果不能及時清潔消毒,足癬很容易蔓延,變成手癬。接著,手又接觸身體的其它部位(甚至隱私部位),癬就會蔓延開來,甚至引發股癬,通過性接觸相互傳染,從而影響夫妻生活哦~
坑6:外用類軟膏都一樣,可以隨便用
必須分情況用藥,且不能自行亂用,應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使用,避免出現(含有抗生素的)軟膏的濫用。
對于干燥型的腳氣,即腳底出現增厚、脫皮的癥狀時,用藥以霜劑、膏劑藥物為主;對于水泡型的腳氣,以乳膏、粉劑藥物為主,可以先將患處處理得干一點,再用一些乳膏、粉劑等,作用會更明顯一些~